策展人负责将数件艺术作品组织到每一场展览中。那么是否可以说博物馆馆长负责将数场展览组织到一间博物馆或一间机构里?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在上个星期举行的“deFINE Art”会议便以小组座谈的形式邀请了三位有意思的艺术博物馆馆长来讨论他们是如何看
“易令我知/我乃蜉蝣/梦幻泡影/流连童筵,”美国诗人Laureate Billy Collins在《死诫(Memento Mori)》一诗中如是说道,标题得自一句拉丁文名言“谨记你将会死去。”如今,伦敦的Welcome Collection正举办展览“死亡:一幅自画像(Death: A&n
“人本”。若要提供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朴实解释,就是以人物为绘画对象,无论纸本还是绢本,画中之人物为其根本。倘若从西方哲学的角度看,则如普罗塔格拉斯所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一切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而中国式的“以人为本”则多指向街谈巷语、饮食男女之类的人间烟火气息。 中国绘画中,人物画觉醒
上个世纪初,上海开始被中国乃至世界所认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时期及政治制度,使得上海在那个时期较早的被迫对外开放。发展至今这种历史被迫效应似乎不应该再延续和一点没有变化,更不应该时间久了自然转变为主动接受或变异成引以为傲——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上海誓言听上去像是全人类最高境界的誓言。 旧上海,在电影、戏剧、美术、音乐、建筑、文学、哲学等人文艺术领域,照搬西方
近百年来的人类意识进程发展,在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体现,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种种的新的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的体现称作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一词只是从时间上的一种笼统的称呼,就像人们把“文艺复兴”以来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时间统称为“现代主义”一样;人们把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上个世纪七十
徐汇艺术馆@2016 沪ICP备16036481号-1